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谁说核科学高冷难懂?在成都,一场别开生面的“核科普脱口秀”落下巅峰对决的帷幕。7月18日,中核集团第二届“核声悦耳”核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火热开赛。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大赛以“核在身边 核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集团公司成员单位的64位选手同台竞技,旨在通过科普讲解推动核科技知识的普及,增进公众对核工业的理解与支持,为核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创新力量。
“在遥远的呼和浩特,地浸采铀技术还与数字化进行了深度融合,不同于传统人工操作的恶劣环境与经验依赖,这里的工作人员仅凭指尖轻触,便可‘运筹千里之外’,达成‘一键采铀、一屏掌控’。”来自中核二七二铀业的参赛者何静,为在场观众展开了一幅地浸采铀的绿色答卷。
“提到二氧化碳,你会想到什么?可乐中的气泡,舞台上的白色烟雾,还是二氧化碳灭火器? 气态、固态、液态的二氧化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其实还有一种状态——超临界态,其中还藏着改变能源格局的潜力。”来自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参赛者涂燕,讲述着昔日的碳包袱,如何化身今日的绿电引擎。
经过激烈角逐,共15位选手会师决赛,通过自主命题讲解、评委问答等诸多环节的考验,最终江苏核电侯珂帆、中核能源尹燕萌、核动力院涂燕3位选手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核动力院、中国核电、原子能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在人类探索科技前沿的工具箱中,核科学技术手段一直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核能作为低碳能源,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按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极,在电力供应、能源结构调整中扮演着基础保障和关键支撑作用,不可替代。”国防科工局新闻中心副主任李阳表示:“本次科普讲解大赛,既是中核集团深耕科普领域的生动实践,更是全行业推动核科学普及的有益探索。他鼓励集团广大核科技工作者能够积极投身核科普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核行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核工业作为高科技战略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公众的理解与信任,‘核声悦耳’核科普讲解大赛是中核集团认真践行‘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论述。”中核集团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李朝晖指出,近年来,集团高速着眼聚焦方碳战略下核电和技术应用等国家重大需求,将核科普作为公众理解核能的“解码器”,激发更多优秀人才的核科学研究热情,穿透专业壁垒,飞入寻常百姓家。
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分党组成员、副主任邵明昶指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深化核科普工作,提升社会各界对核的理性认知与应用,对核事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希望核动力院能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在四川地区的核科普宣传,进一步促进核动力院的创新发展。”
让高大上的核科技走下“神坛”,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可不仅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一次核知识的大众狂欢。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核科普工作推进力度,为核事业发展培育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推动我国核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