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民服务永无止境。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转变带来的新气象。鄂州融媒今起开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实事解难题”栏目,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展现各地各单位和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成效。敬请关注。
近日,在华容区三江港冷链物流基地轰鸣的工地上,项目工程部负责人杨晓东紧盯着施工图,一个电话打来,让他难以置信:“杨工,‘五证’办好了,随时来拿!”来电的是华容区住建局副局长邓辉——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区政府指派的项目“首席服务员”。
就在几天前的签约仪式上,邓辉向杨晓东承诺:“放心开工,‘五证’3天办好,拿地即开工!”常年在外地做工程的杨晓东心里很怀疑:“少说也得两三个月,甚至半年。3天?听着像天方夜谭。”他暗自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然而,邓辉的承诺并非虚言。仅仅3天,杨晓东就在区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实实在在地拿到了《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5本沉甸甸的证书。“白纸黑字,大红印章!这速度也太快了,抢出了至少3个月黄金工期!”杨晓东的疑虑瞬间化为惊喜。
惊喜不止于此。邓辉在代办审批时,还“顺手”梳理了项目配套需求。水、电顺利接入,但燃气环节却卡了壳——项目所在地当时未规划燃气管网。这意味着企业需自费铺设数百米管道,成本超百万元。
“初期压力不小啊。”杨晓东犯了愁。得知情况,邓辉立即化身协调员,拿着规划图,联合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建局,多次跑燃气公司。“反复沟通的核心就一条:这是区里的重点项目,配套必须跟上,负担不能转嫁给企业。”邓辉回忆道。
经过一周密集沟通和现场勘查,燃气公司最终被说服,不仅免费将管网铺设至项目红线,还顺势优化了周边布局,为未来企业预留接口。“邓辉这一‘顺手’给我们省了100多万元,更让我们看到政府的眼光长远,这‘定心丸’比什么都值!”杨晓东感慨道。
邓辉的高效服务,源于他“首席服务员”的身份。今年初,我市出台《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员”管理办法(试行)》,精选熟悉政策、责任心强的干部担任“首席服务员”,赋予其岗位审批权,提供“一对一”“全生命周期”的保姆式服务,原则是“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首席服务员’不是花瓶,要干实事,为企业解难题。”华容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局长尹奇志介绍。目前,该区609名“首席服务员”已覆盖重点企业和项目。他们人手一本服务账本,实行问题建账编号、解决督导挂号、反馈跟踪销号的闭环管理。每个问题解决后,企业可填写简短“嘉奖令”记录实效。1至6月,该区为企业解决问题154个,收到企业“嘉奖令”120份。
“服务好不好,不看汇报看‘账本’。”尹奇志说。杨晓东和邓辉的故事,正是这本“账本”上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获得感的一个生动注脚。
出品 |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鄂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李刘斈子
编辑 | 邱菁
主编|童庆
值班编委 | 周洪文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