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采摘黄金梨也有一套学问,听了老领导的现场讲解,真是受益匪浅,今后俺还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哩。”8月26日,正是黄金梨成熟季节,方城县博望镇皮庄村的千亩梨园飘满果香,帮助群众摘梨的青年志愿者听了关工委领导的技术传授,感触颇深,手脚麻利地开始摘梨、分拣、运梨,绿色的田园里充满了忙碌气氛。
博望镇是河南省最大优质黄金梨生产基地,在近年来的生产实践中,镇关工委主动作为,积极引导“五老”成员为社会献余热、做贡献。他们在积极参加镇里举办的黄金梨栽培技术培训班、潜心学习新技术的基础上,主动帮助左邻右舍运用新技术,黄土地里夺高产。
姜庄村74岁的老党员黄学义,不但带领群众发展黄金梨、梅子等水果78亩,而且利用掌握的新技术指导村民科学种果树。在各个生产环节,老黄经常在自家梨园进行试验示范,试验成功后再传授给农户。一有空闲时间,热心的黄学义还深入邻居的梨园查看梨树生长情况,指导群众科学防病治虫,科学施肥浇水。农闲季节,他利用庭院、村头饭场、田间地头向乡邻传播新技术,为大家解难答疑,全村种梨户年年夺高产,每亩收入在2万元左右。
黄学义只是该镇“五老”成员指导和服务群众的冰山一角。为了充分发挥“五老”作用,镇关工委根据各村发展特色农业的不同情况,做到因势利导,把握各个生产环节,把身体健康、热爱公益事业、有一定技术“绝活”的“五老”成员组织起来,成立志愿服务队(组),到黄金梨生产基地、葡萄园、月季园、温棚蔬菜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田间地头时常可见“五老”成员开展志愿服务的身影。
家居博望的原土地所所长、72岁的“五老”成员岳留聚身板硬朗,乐于助人。他退而不休、经常参加镇关工委和村党支部组织的公益活动,他把办好事当作献余热的具体行动,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农民致富所办的好事、实事一件接一件,深受干群好评。近两年,他看到广大群众积极兴办特色产业,但有不少人不懂技术的情况,就自己掏钱购买林果栽培、花卉繁育等科技书籍,重新当起“小学生”,没明没夜地“啃书本”,还积极参加镇里举办的科技培训,逐步成为种田的“行家里手”,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被誉为“咱们的科枝高参”。
眼下,博望镇的万亩黄金梨已经成熟。集中采收、运输、销售、储藏等环节不但用工量大,而且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连日来,镇关工委、党政办、团委、妇联会适时组织志愿服务团,深入重点村、来到黄金梨基地,指导到梨园打工的人员科学进行采摘、分级、装箱,并帮助搞好采收工作。在皮庄村的梨园里,镇关工委根据一些“小青年”缺乏采摘技术的情况,专门从全镇挑选4名“科技型”“五老”成员,现场讲解摘梨、分捡、装箱、运输、入库等技术,在大家的努力下,当天就帮助采摘、分捡黄金梨4000多斤。(图文:沈俊伟 李善喜 陈树宏)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