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我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5月22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我省发布了《山西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产业转移承接设施、加快数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陆空协同构建综合立体交通
持续推进全省“两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加快形成以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为骨干,普通公路、民航机场等为补充,有效串联省内主要地市、经济中心、产业园区、旅游板块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八纵八横”高铁通道山西段建设。扩大高速铁路覆盖范围,加快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铁项目建设,推动太原至绥德高铁、大西高铁提速改造等项目及早开工建设,扎实做好长治经邯郸至聊城高铁、运城至三门峡客运专线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体系建设。推动昔榆高速建成通车,有序推进太原至旧关国家高速公路山西段扩容改造,加快繁峙至五台、应县至繁峙等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
加快航空运输体系建设。推进“一干八支”民用运输机场建设,推动太原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运城机场飞行区改扩建、临汾尧都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
三晋枢纽建设智慧物流新生态
加快推进晋鲁骨干流通走廊建设。围绕煤炭、焦炭、钢铁、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研究制定走廊建设支持政策,加大重大项目储备,放大“走廊+经贸+产业”联动效应,提升晋鲁省际间大宗商品跨区域大规模流通效率。
推动大宗商品物流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深入开展陆海联运,扩大津海晋门集装箱通道、晋商冀港大宗散货通道的物流规模。鼓励工矿企业等实施大宗商品“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
持续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太原申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供应链体系。实施一批农产品重点品类冷链物流服务、产地保鲜设施建设项目。支持我省专业镇优质制造业产品综合利用铁、海、陆、空等现代物流通道“走出去”。
实施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工程。支持搭建山西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物流行业数据开放互联机制,构建全省物流行业数据空间,推动公路、铁路、航空等物流数据汇聚、应用、运营增效,促进全省物流行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健全企业物流数据采集、提取、应用、保护等机制,促进企业物流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
推动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节点和运力,进一步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物流设施共享共用,支持客运站、邮政网点等拓展物流服务功能,实现站点共建、运力共用、服务共享。
产业协创加强多方合作共建
推动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扩容升级。着力构建“1+11”转型综改示范区体系,推动开发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选取发展规划完备、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示范区,优先支持扩容升级,对标对表先进国家级开发区,加强示范区外资外贸、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工作,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夯实发展基础。
加大开发区开放力度。推动武宿综保区与国内外高水平开放平台深化合作,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支持开发区与国内外高水平开放平台对接合作,构建开发区进出口贸易新通道。鼓励开发区与先进省份开发区进行园区共建,加快建设高水平合作平台。
支持开发区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积极组织开发区组团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大型招商引资推介、行业论坛等活动,推动开发区在产业转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建。
统筹用好各类产业转移承接平台。依托产业链、专业镇、开发区、晋创谷等平台,积极开展“政府+链主+园区”招商、绿电招商、消费品工业招商、以商招商、科技招商等,强化与京津冀联动发展,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地区以及重点国家地区务实合作。
优化布局支持数智新基建
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部署5G-A网络,加大5G RedCap部署力度。持续深化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拓宽IPv6通路。
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打造环京津冀算力走廊,重点推进智算建设,推动算力与绿色电力协同发展。围绕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等,加快部署可信数据空间等数据基础设施。
加快融合基础设施发展。深度利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工业、能源、交通、物流、市政、城市管理等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推动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
探索开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国家发展数据标注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大同数据标注“国家队”优势,以数据标注为载体,支撑“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构建。引导各地先行先试开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推荐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项目、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国家盘子,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
全链升级打造消费基建新格局
推进城市商业提质升级。发挥省级步行街、重点商圈等城市商业载体作用,创新消费场景,加快培育城市多层级消费。支持太原市钟楼街、忻州古城打造国家级步行街。高水平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社区型购物中心、便民商业中心,丰富便利店、菜市场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及娱乐、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
加快县域商业体建设。升级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和农贸市场,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供应链下沉,不断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激发农村消费活力。到今年底,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有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乡镇有商贸中心、村村有便利店的格局。
推动电商提质增效。开展电商主体培育行动,通过技能培训、资源对接、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赋能电商主体。开展“名品出晋”网络品牌培育行动,加大老字号品牌、区域公共品牌、名特优产品线上推广力度。
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e镇升级版,不断培育壮大农村电商人才队伍,持续打造农产品网销品牌,开展助农直播活动,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实施农产品上行快件物流补助政策,降低农产品电商物流成本,有效助力农产品上行。
促进县城文旅商设施融合发展。提升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品质,宣传推广沿线地方美食、老字号、名特优产品,推动山西特色产品入驻旅游驿站,指导制定地标美食品牌认定指南,持续丰富消费供给。
来源:山西晚报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