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19日消息(记者焦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中国经济半年报》亮点解读,本期推出:外贸多元化拓展,破解外部危机。
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这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交出的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取得这份成绩并不容易,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尤其受到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冲击,中美贸易从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长转为第二季度的同比下降,降幅高达20.8%。即便面临如此挑战,我国外贸依然展现出强劲韧性,实现了总量增长、质量提升与变量可控。
这背后,既得益于“中国制造”的硬核竞争力,也离不开外贸多元化拓展的战略布局,成为破解外部不确定性的关键一招。
在今年上半年的广交会上,广大外贸企业就纷纷展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这里拓市场,与全球客商高效对接。
参展商唐守胜说:“我们除了美国其他地方也要去,这个产品就是我们目前重点开发的,功能比较先进,客户当场就要跟我们签独家代理协议。”
在浙江义乌,这里的商户更是信心十足,设计充满巧思和实用性的各类小商品吸引全球采购商的目光。
阿富汗采购商说:“我非常喜欢中国的清凉产品,设计美观,而且这些产品在我们那里市场前景广阔。”
泰国采购商说:“这里的产品质量不错,而且价格也合适,很适合我们国家。”
上半年,我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在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实现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贡献了更多的增量,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庄芮说:“一方面我们本身的产品质量在提升,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产品也越来越得到肯定;另外一方面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大金砖合作’等都是在扩大朋友圈。体现在外贸数据上,我们的市场越来越宽,对化解冲击起到了作用,中国外贸‘稳’的根基也更加牢靠。”
上半年,我国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从出口市场看,对东盟、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都达到两位数。我国向新兴市场提供生产设备和技术,促进了当地的生产发展和就业,对东盟出口机床、对中亚出口农业机械、对非洲出口纺织机械都明显增长。与此同时,对单一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已降到个位数,多元化贸易格局加快构建。
中国制造将以不断的高质量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相信下一阶段,我国出口将继续“风雨无阻向前行,风雨之后见彩虹”。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全球外贸市场需求。对中国而言,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方面要继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去赢得更多全球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继续实施好稳外贸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扩大制度型开放,去开拓好‘一带一路’市场、RCEP市场这些潜力巨大的市场。还有维护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的协作,能够让我们在不利的条件、形式之下,在2025年实现稳外贸的目标。”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