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盘锦河蟹进入成熟关键期,全市蟹农加紧日常管护与育肥工作,确保河蟹优质如期上市。从稻田到池塘,处处可见忙碌的养殖场景,今年盘锦河蟹产业有望实现从“丰产”到“丰收”的高质量跨越。
在盘山县坝墙子镇田忠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生态基地,连片稻田绿意盎然,技术经理李常亮正沿着田埂向稻田投放饲料。“这片稻田采用扣蟹与成蟹混养模式,目前河蟹长势喜人,丰收基本稳了。”他向记者介绍,稻田生态环境为河蟹提供了天然生长条件,蟹稻共生的模式也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同样忙碌的还有盘锦旭海河蟹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一艘装满饲料的作业船缓缓驶入蟹塘,颗粒饱满的玉米饲料“天女散花”般落入水面,溅起阵阵水花。该公司技术员张伟笑着说:“今年风调雨顺,立秋后正是河蟹育肥的关键期。我们以养殖成蟹为主,今年闰六月让河蟹生长周期更充足,现在每天投喂冰鲜鱼和鲜玉米,就是为了养出膏满黄肥的大河蟹。”据了解,该基地依托大水面池塘优势,水源流畅、水质清新、水草茂盛,天然饵料丰富,成为河蟹生长的“宜居家园”。
盘锦能成为我国最大的河蟹生产基地,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我国最北海岸线城市,盘锦纬度高、昼夜温差大,河蟹经冬眠后更易储备营养、积累干物质;辽河入海口的海淡水交汇地带,河流、坑塘星罗棋布,天然饵料充足,为河蟹生长繁衍提供了广阔空间。更具优势的是,盘锦河蟹9月上旬即可上市,比长江水系河蟹早1个月,时间优势让其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今年,盘锦河蟹产业更是迎来多重利好:春季放苗期温度适宜,河蟹脱壳时间前移;夏季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刺激河蟹多脱一次壳,使河蟹规格更大、品质更优;种蟹选择、提纯复壮等环节严格把关,“光合1号”良种工程与全规格养殖技术效果显著。据统计,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190万亩,其中稻蟹共生面积超100万亩,养殖规模、产量、产值、效益均保持全国领先,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丰收。
(辽宁日报记者 尹浩 辽宁日报特约记者 刘杨 摄)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