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难产”公厕“上岗”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2 10:50:00    

胡同内的旱厕需要翻建成冲水公厕,“升级”过程中却因居民意见难调、抽吸困难等遭遇“难产”。两年来,家住新华区民族路社区永顺胡同和代家胡同的600余户居民只能“东奔西跑”外出上其他公厕方便。

经过社区和热心居民的不断努力,不久前,这两处公厕终于陆续“上岗”。

胡同公厕“难产”

居民“东奔西跑”如厕

8月6日,记者来到永顺胡同,刚启用1个多月的公厕就建在胡同里。公厕进门的地方挂着防蚊帘,里面还装了空调,看上去干干净净。

两年多前,这里还是一处旱厕,几十年来胡同居民都会到这里如厕。后来,为了改善胡同环境卫生状况,相关部门计划在原址翻建一处冲水公厕。

公厕要“升级”,大家都挺高兴,不过也有居民有不同意见。“公厕影响生活环境”“公厕的污水井一下雨容易往外冒污水,太脏了”……反对翻建公厕的居民希望直接将公厕拆除,重新选址修建,同意翻建的居民则认为在原址翻建更便民。一时间,居民意见无法统一,翻建公厕的事儿只得按下了暂停键。

旱厕不能用,新公厕又“难产”,这可愁坏了胡同居民。虽然近些年一些居民家安装了厕所,但胡同的排水管道还是多年前的老式管道,直径小,根本无法满足居民家厕所的正常排水需求。一些居民只能走很远到马路对面上厕所。对于在那里居住的老人来说,这实在太不方便了。“那段时间,孩子们都不愿回来,谁也不想上个厕所还得‘东奔西跑’的。”居民王女士说。

永顺胡同的公厕“难产”,代家胡同的公厕也因清掏问题无法启用。代家胡同长百余米,宽度仅有1米多,部分地方甚至不足1米。公厕化粪池需要定期抽吸清淘,可抽吸车根本无法靠近。

两处公厕各有各的难题要解决,上厕所成了困扰600余户居民的烦心事。

热心人东奔西跑协调

新公厕终于“上岗”

为尽快解决如厕难,新华区民族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到居民家中走访做工作。一些热心居民甚至开始自发筹集资金,动手搬砖干活,准备将公厕重新建起来。

后来,刚调到社区担任副主任的张勇接下了这个任务,跑相关部门,不断联系协调。选新址建公厕无法实现,只能在旱厕原址进行翻建。为此,他研究翻建公厕的图纸,不断协调居民意见,为居民解释翻建公厕的优点,改造优化公厕设施。

有的居民担心公厕的抽吸污水井容易冒水,张勇在咨询专业人员后,决定加高井口,将原本与地面持平的井口垒高半米多。这样一来,就算雨后胡同积水无法及时外排,雨水也很难灌进公厕的化粪池里。

有的居民担心冲水公厕日后的维护问题,张勇将永顺胡同和代家胡同的化粪池改建成水泥化粪池,只为更耐用。

考虑到两处公厕的实际情况,社区还暂时接手了公厕的日常维护工作,雇专人每日打扫清理。

在社区的不断协调和努力下,永顺胡同的公厕终于再次动工。为此,张勇整天在施工现场忙碌。看着他从早忙到晚的身影,居民也很感动。不少人自发前来帮忙干活,还为施工人员送水、送食物。

6月23日,永顺胡同的公厕正式启用。代家胡同此前迟迟无法启用的公厕经过化粪池改造和安装抽吸泵后,也达到了启用条件,并于8月1日正式“上岗”。

前几天,居民为新华区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和民族路社区送去锦旗,感谢工作人员两年多来为翻建公厕付出的不懈努力。如今,永顺胡同和代家胡同居民的如厕难题得到解决,崭新的公厕不仅方便了大伙儿,也让居民的生活更幸福。

记者 刘冰祎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