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勋章满桌忆烽火—— 97岁抗战老兵贾凤祥的峥嵘岁月与家国情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0:42:00    

老兵贾凤祥的家里,各种纪念章摆了一桌子。

老兵贾凤祥及家人与前来采访的记者、志愿者在院中合影留念。

老兵贾凤祥向记者讲述他的故事。

阳光报·阳光网记者向老兵贾凤祥赠送《少年家国信》图书。

在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张旺渠村一处宁静的小院里,记者见到了精神矍铄的97岁老兵贾凤祥。他目光炯炯,那股历经战火淬炼的刚毅之气依然清晰可感。

记者 王义卓 张亚娟/文 梁萌/图  

“快坐下,尝尝水果。不辞辛苦来探望我,谢谢你们啊!”一见面,身着蓝色素衣、身姿挺拔的抗战老兵贾凤祥便热情地将一盘精心洗过并切好的水果推到了记者面前。这份朴素却真挚的待客之道,瞬间消弭了时光的距离。

落座后,贾老从容而清晰地开启了记忆的闸门。当记者问及抗战经历时,他从小时候因家里穷苦被抽中当兵讲到抗战岁月,条理分明、细节清晰。“当时部队开赴河南汝州对日作战,炮弹在耳边爆炸的声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他平静的语气下,是岁月无法磨灭的惊心动魄。提及当年的物资匮乏,他笑着指指桌上的水果说:“那时候家里穷,哥哥打长工养活一家子。我被抽中当了兵,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哪像现在?这果子啊,你们年轻人多吃点,日子甜,更要记得来处。”

当话题转向烽火岁月铸就的功勋时,贾老缓缓起身,从一个珍藏的木箱中郑重地捧出了一枚枚承载着血与火记忆的勋章。它们一枚接一枚,被小心翼翼地排列在桌子上,小小的桌面瞬间被一片闪耀的荣光铺满。“看看这些,”贾老的手指带着敬意,轻轻拂过每一枚象征荣誉的徽章,“这是用鲜血换来的,更是千千万万没能回来的弟兄们的性命换来的。”他声音微颤却字字千钧,目光仿佛穿透眼前的勋章,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在整个探访过程中,贾老思维敏捷、吐字清楚,对往事的描述令人惊叹。临别之际,他执意将记者送至院门口。桌上,老人细心准备的水果尚有余香;耳畔,他清晰讲述的枪炮声犹在回响;眼前,那铺满桌面的沉甸甸勋章,无声诉说着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据了解,贾凤祥,1928年2月19日生;1943年被抽中参军抗日,编入独立炮兵第二旅,因年龄小,又有些文化,被安排给连长当勤务员;1944年,在四川接受美式装备训练;1945年6月,随部队开赴河南汝州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在汝州接受日军物资;请假回陕途中,被整编第五军扣押当兵;后在副班长带领下投奔解放军,成为华东野战军10纵82师245团机炮连战士,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解放厦门战役;1951年被选派到位于北京的解放军防化学校学习(其间参加过抗美援朝,到志愿军司令部防化组当培训教官),毕业后任28军33师防化连排长、副连长;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自愿返乡务农。

贾凤祥老人用他那矍铄的精神、清晰的记忆、珍藏的功勋和一颗温暖待客的心,为我们上了一堂鲜活的历史课。那铺满桌面的勋章,是血与火的见证;那递到手中的水果,是历经沧桑后对和平与美好的珍视。铭记历史,致敬英雄,传承那份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与不屈精神,正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力量源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