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汉中日报】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汉中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接诊的中暑患者数量显著攀升。与以往夏季不同,本轮高温天气来得快、势头猛,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自恃身体强健的年轻人,因户外活动防护不足,正成为中暑患者的“主力军”。
“过去老年人中暑相对多见,但现在很多老年人居家避暑,使用空调风扇防护较好。反观年轻人,尤其是外卖骑手、建筑工人、以及进行过量户外运动的人群,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成为急诊接诊中暑的主要对象。”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周世泰介绍道。他特别强调,许多重症中暑患者(热射病)往往因未能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送医时已陷入昏迷状态,情况危急。
面对中暑,不少市民的第一反应是立即服用藿香正气水或仁丹。对此,周世泰明确警示:“这些并非中暑的‘万能解药’,盲目使用甚至可能延误治疗!”他解释:“藿香正气水在民间应用广泛,但我们医院并不将其作为常规中暑用药。其成分中可能含有酒精,基础病患者有加重肝脏损害的风险。仅对非常轻微的中暑症状,或许可尝试使用,且小儿应尽量避免。绿豆汤等传统解暑方法在早期轻度中暑时或可辅助,但若已发展至中度或重度中暑,依赖这些方法反而会耽误宝贵的送医救治时间。”
周世泰明确指出,中暑急救的核心在于两点:迅速降温和科学补水。
降温: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帮助降温,如使用空调、风扇,用凉水擦拭皮肤,或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
补水:应少量、多次补充含电解质和氯化钠的液体,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纯水。冰镇饮料也可用于辅助降温。
对于重症患者,医院会采取更快速的降温措施,如静脉输注冰盐水、冰盐水灌肠以及使用冰毯、冰帽等。
尽管近期偶有降雨,周世泰特别提醒市民不可掉以轻心:“雨后湿度增大,与高温结合形成‘桑拿天’,人体汗液蒸发散热效率降低,反而更容易诱发中暑。”他再次强调热射病的极端危险性:“热射病极易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直接危及生命。每位市民都应提高防暑意识,一旦出现头晕、乏力、恶心、高热、意识模糊等中暑症状,务必迅速就医,争分夺秒进行专业处理。”
专家建议市民: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尤其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或高强度体力劳动。
必须外出时,做好充分防护: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穿着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使用防晒霜,并随身携带足量饮用水。
保证充足休息与睡眠,注意饮食清淡,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要特别关注户外工作者、老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态。
科学认识中暑,摒弃对“藿香正气水”等药物的盲目依赖,掌握正确的“降温补水”急救原则,关键时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记者: 王迪 武涛 丨编辑:王焜熠
责编:陈炜丨审核:吕生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80005
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