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佛山交通】
作为连接南海区与高明区的
交通 “大动脉”
高明大桥常被老司机抱怨拥堵
近日
为改善这一问题
高明区交通部门
联合南海相关部门
对高明大桥实施“交通手术”
高峰时段平均车速
从15km/h提升至40km/h
跨区通勤更加顺畅
四车道挤三车道
合流段成拥堵“痛点”
高明大桥始建于1989年,是连接高明区与南海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日均车流量超过3万辆。然而,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车流激增,这条“大动脉”在早晚高峰和节假日频频“栓塞”。
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龙高路与樵高路的车流在樵高立交合流段“打架”,东往西方向早高峰每小时仅通过2100辆车,排队长度超600米,跨区通道成了“停车场”。
高明大桥节点改善前拥堵排队。
据相关部门分析,拥堵的主要原因是车道“倒漏斗”效应。樵高路、龙高路上桥匝道均为2车道,但合流后西樵往高明方向仅剩3车道,4车道突然收缩成3车道,形成交通瓶颈。此外,龙高路上桥货车占比30%,樵高路货车占比11%,在110米的合流段,大货车视野盲区多、变道慢,小车见缝插针,剐蹭事故频发,进一步加剧拥堵。
“微创手术”巧治拥堵
通行效率翻倍
经过科学研判,相关部门对车道实施“微创手术”:
1车道优化
将高明二桥车道宽度从3.75米调整至3.5米,并利用硬路肩新增1条车道,在不扩建桥梁的情况下“挤”出通行空间,使合流段车道数从3条增至4条,消除“瓶颈”。
2物理隔离
在合流段第2、3车道间加装波形护栏,杜绝车辆随意变道“加塞”,理顺汇流秩序,减少交织冲突。
3标线升级
全新施划鱼骨线、导流线,配合清晰的车道指示牌,引导司机提前选择车道,减少临时变道风险。
现状硬路肩增设1条车道,消除物理瓶颈。
经过改造后,高明大桥已于近日投入使用,效果立竿见影,根据监测数据显示,高峰时段通行能力翻倍,平均车速提升至40公里/小时。
接下来
交通部门还将持续关注
高明大桥交通运行发展态势
让这条“西江金腰带”持续畅通
来源:高明发布
编辑:林荣俊
审校:李淑莲、代梅
未来佛山交通更快更通畅
请点右下方在看!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