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省市工作安排,铜川市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为核心抓手与制度保障,系统谋划、强力推进。机制运行以来,联社以前期扎实的“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为基础,通过名录精准梳理、责任层层压实、流程深度优化,显著提升了对区域内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质效。
谋定后动,机制筑基织密服务网络
耀州联社深刻认识到健全组织保障是机制高效运行的前提。年初,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工作专班,将其作为重大战略进行部署。一方面,积极对接省联社资源,在系统内精准植入全市小微企业融资主体名录,并梳理形成涵盖七大类企业的详细名录册,为精准营销提供清晰的“作战地图”。另一方面,创新建立并严格落实“领导包抓大户、网点包抓片区、客户经理包抓到户”的三级包抓责任体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对名录内企业以及在联社开立基本户、一般户的小微企业实现“户户有人抓、对接无遗漏”,为全覆盖走访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同时,持续优化“高管直通车”及下乡调研机制,畅通内部协同,凝聚前中后台合力。
精准滴灌,名录牵引深挖融资需求
在机制的统筹牵引下,耀州联社走访工作实现了从“广撒网”到“精聚焦”的转变。基于精准梳理的名录,“CRM”系统中锁定的七大类530户目标企业已全部走访完毕,为其中的274户授信4.86亿元。走访团队严格对照名录,深入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铜川新材料产业园等重点区域及田间地头,开展“拉网式”“穿透式”调研。走访中,不仅全面摸排企业经营状况、存在困难和融资需求,更注重发挥“人缘、地缘”优势,结合“秦V贷”“乡村V贷”等适配性强、担保方式灵活的特色产品,精准对接企业痛点,着力破解“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同时,严格执行减费让利政策,主动承担企业贷款相关的抵押登记和评估费用,多措并举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机制破冰,流程再造提升服务质效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走访中收集到的融资流程长、时效要求高等痛点堵点,耀州联社依托机制优势,大胆创新,推动服务流程深度优化:打破时空限制,首推“周末全流程服务”:机制高效运转下,联社成功协调上级单位及征信、科技部门,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首次实现企业征信查询、审核、放贷周末全流程办理,为如某耀科技等企业抢抓商机解了燃眉之急,开创了服务新模式。
压缩融资周期,打造“48小时速贷”:建立“急难业务报备-协同响应”子机制,针对小微企业紧急融资需求,通过内部流程重组与跨部门高效协同,将传统需5个工作日的贷款流程极限压缩至48小时内完成,显著提升资金可得性。
强化风控保障,落实“尽职免责”:同步修订完善《普惠贷款及支农支小尽职免责实施细则》,细化认定标准与情形,优化申诉渠道,切实为基层信贷人员松绑减负,激发服务小微的内生动力。
成效凸显,数据印证机制活力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系统性推进,带来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与满意度的双提升。截至6月底,全区范围内已走访各类经营主体21119户、走访率36.14%,授信户数13804户、用信户数6457户、用信率67.38%,累计投放金额30.16亿元。金融“活水”正通过这些机制更加精准、高效地浇灌至小微实体经济的“田间地头”。
未来,耀州联社将持续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设,不断优化走访调研、信息反馈、产品创新和流程效率,巩固“三级包抓”成果,拓展“四心银行”服务内涵,确保机制活
长流,为区域小微企业行稳致远、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更温暖的金融支撑。(通讯员 郭浩男)
来源/铜川市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编辑/李玲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