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春旺】随着各险企偿付能力报告数据的披露,寿险行业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逐渐明晰。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已披露业绩的74家寿险公司净利润超865亿元,同比增长44%,创行业新高。
然而在保费收入方面,一季度人身险公司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590亿元,同比微降0.2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3832亿元,同比下降1%。
在预定利率调整、产品结构与营销模式转型以及“报行合一”等政策的交织影响下,寿险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
保费增速放缓
根据监管部门最新数据,2025年1—3月,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16590亿元,同比微降0.2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3832亿元,同比下降1%,健康险保费收入2641亿元,同比增长3.7%,意外险保费收入117亿元同比下降4.1%。
从增速趋势来看,寿险累计保费降幅虽在持续收窄,但仍处于负增长区间;健康险保持增长态势,意外险则增长乏力。
具体来看,中邮人寿在一季度表现格外突出,以801亿元的保费收入位居非上市寿险企业榜首。与去年一季度的736.6亿元相比,实现了8.75%的增长幅度,在行业整体保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一成绩尤为亮眼。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寿险保费增速放缓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2024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使得部分消费者投保需求提前释放;二是预定利率降低后,产品对消费者吸引力下降;三是各险企大力推广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但其分红部分收益不保证,销售难度较大,市场接受尚需时间。
华创证券研报也认为,受预定利率下调、个险报行合一以及产品转型等影响,寿险总保费略有下降,但降幅持续收窄,单月保费已实现正增,低利率时代寿险锁定长期收益的吸引力仍是销售的核心逻辑。上市公司层面表现有所分化,新华、太保实现保费正增,平安新单有所下降。
利润分化
投资收益影响显著
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已披露业绩的74家寿险公司净利润超8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64亿元,同比增长44%。
各险企之间呈现出分化态势,部分大型险企凭借强大的投资能力和多元化业务布局,实现了利润增长。中国人寿以净利润281亿元领衔寿险行业第一;泰康人寿一季度实现净利润55.9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7.78亿元增长了214.45%,在非上市寿险企业中利润排名第一。
其他盈利险企比如中意人寿一季度净利润4.49亿元,同比大涨55.5%;光大永明人寿一季度净利润达3.52亿元,同比减亏9.76亿元,涨幅均较为明显。
而一些中小险企则因投资收益不佳、业务结构调整缓慢等原因,利润面临压力。例如横琴人寿一季度亏损3.57亿元,在亏损的寿险公司中亏损额较大;鼎诚人寿亏损1.95亿元,持续亏损甚至导致公司“资不抵债”;中荷人寿亏损1.53亿元,利润方面存在较大压力。
民生证券研报分析,寿险利润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单和续期业务的平衡,各上市寿险公司保费增速差异明显。另外,投资收益对寿险利润影响显著,债券市场利率回升、权益投资的合理配置等,有助于提升险企投资收益。如中国人寿一季度实现总投资收益537.67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2.75%。但同时,长端利率波动、权益市场的不确定性,也给投资收益带来挑战。
产品体系及营销渠道承压
当前寿险行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一季度业绩数据凸显出转型的艰难。分析人士认为,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分红险等产品推广力度加大,但市场接受度提升缓慢,传统增额终身寿险销售下滑,新的产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营销渠道方面,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持续减少,人均产能指标面临转负压力,代理人收入收缩;中介渠道受“报行合一”政策冲击,佣金压缩导致财务危机和人员流失。
业内人士表示,寿险企业在渠道建设上应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提升渠道协同效应和效率,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销售团队专业素养。面对利率波动和市场不确定性,加强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提升投资能力和收益稳定性,是寿险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民生证券研报分析称,整体来看,一季度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因投资而短期分化,但业务质态整体呈现良好的改善趋势,寿险业务整体表现优异,NBV普遍高增且个险渠道人力基本企稳,银保渠道表现优异,价值贡献不断提升,主要上市险企大类资产配置稳定,有望持续受益宏观经济企稳回暖预期下的权益市场反弹表现。
责编:陶纪燕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