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凌晨,不少游客“薅”到了故宫博物院的羊毛。从购票系统进入后,游客发现,故宫博物院的全价门票才0.02元,钟表馆、珍宝馆的票价也都是0.02元,相关展览的票价则是0元。
凌晨2点不到,陈先生用0.12元买了两个人的票,包括2张全价门票、2张钟表馆的票和2张珍宝馆的票,剩下的展览门票均没花钱。“捡到便宜”的不只有陈先生,记者搜索相关社交平台发现,各地不少游客都在凌晨买到了便宜票。不过反常的是,有不少游客还能买到下周一(7月28日)的票。有游客在社交平台留言,“高低得看看怎么个事儿,就约周一。”
记者还注意到,有游客晒出的“购票成功”页面上,出现了检票时须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要求。记者联系了多位凌晨购票成功的游客,均表示,“订单已经没有了,不过钱还没退。”
7月22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回应称,7月22日凌晨,因购票小程序升级时出现异常,导致7月22日至7月28日的票额、票种、票价显示错误。目前,小程序功能已恢复正常。
故宫博物院票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属于系统调试期间出现的异常,虽然发生订票成功的情况,但购票路径非官方票池,属于测试票,未产生正式的订票订单,目前已短信与购票观众联系。
记者看到,这条以故宫博物院名义发出的短信内容为:“观众您好:因购票小程序升级时出现异常,导致2025年7月22日至7月28日的故宫门票票额、票种、票价显示错误。为此给您带来了不便,我们深表歉意!现在小程序已经恢复正常,我们会尽快把异常订单的票款由原路退回,请您注意查收。由于故宫周一闭馆,您在异常时段生成的28日订单,可在7月27日或29日,携带订票时的有效证件到故宫票务7号、8号窗口,核实后办理免费参观手续。”
评论
管理、技术方面的漏洞该如何避免
此次票务系统故障只是故宫近年来管理问题的最新表现。回望这十多年来,故宫曾深陷“多重门”漩涡——从过去的失窃门、错字门,到哥窑门、跑步门……管理漏洞曾接二连三曝光。
2020年初的“开车进故宫”事件中,时任院长曾为此致歉,承认事件“反映出我院在内部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存在的短板不足”,并宣布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副院长和保卫处处长停职检查。
有内部人士坦言:“故宫并不缺乏严格的制度,但缺少的是严格的执行。”
多位旅游与文博界专家此前表示,“热门博物馆实行预约制,有利于改善文物保护和参观体验,但确实不能一刀切,而且国家文物局也有通知,即使最顶流的博物馆,其实还是可以预约和现场排队相结合的。”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敬力嘉近日也说,遏制“门票黄牛”的治本之策在于,应当将公众获取票证的方式变得多元化,避免线上预约成为唯一的渠道。具体而言,各景点和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人工、系统相结合,场馆、人群分级分类等方法,制定更合理的预约规则。
从本次“2分钱门票”这一事件即暴露出实行完全网上预约买票系统的技术漏洞。
据报道,本次故障非孤立事件。近期北京警方通报显示,暑期热门场馆票务系统频繁遭“技术黄牛”攻击:比如自动化抢票软件——黑产团伙通过绕过人机验证、秒级下单抢占票源(北京警方7月11日打掉的郭某某团伙)。
故宫午门前的售票处早已无人售票,这几年取而代之的一直是数字系统购票队列。当游客在社交媒体晒出0.02元购票记录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系统故障,或许也是对一个博物馆制度过于严苛与缺少人文温情的反拨机会。
博物馆预约政策的调整本质上是管理工具的迭代,而贯穿始终的核心命题,是如何在客流波动中守住文化服务的品质底线,即在文物保护与参观体验间寻找支点,在技术便利与人文关怀间寻找结合点。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25-03-25 20:30:21
2025-03-26 09:52:07
2025-03-25 20:33:14
2025-03-26 09:55:10
2025-03-25 20:36:13
2025-03-26 09:58:09
2025-03-25 20:39:06
2025-03-26 10:01:25
2025-03-25 20:42:05
2025-03-26 10:04:09